写字漂亮,核心在结构!弄懂结构的底层逻辑,书法创作再也不是什么难事
结构是学书法另一大难点。
笔法学会了,你看字帖基本都能看懂笔锋的来龙去脉。
但是结构不一样,这个字的结构你看懂了,下一个字这条理论又不适用了。
【资料图】
比如你好不容易把欧阳询的结构《三十六法》背过了,看《九成宫》上字的结构,条条都适用。
但是你把这些理论用在米芾身上,大部分都不适用,甚至米芾正好反着用。
这就是学结构的难点。
你好像学会了,但又好像没学会;
这个字会用了,下个字又不适用了;
这个书法家的结构,用在另外一个书法家身上又不适用了。
总之结构一直在变。
有没有不变的东西在里面,或者说结构的底层逻辑是什么?
先来说说为什么结构一直在变?
字的结构其实是一个人的审美的外在体现。
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没学过一天书法,照样能写出一笔好字的原因。
审美水平高,就会安排点画结构,字就写得漂亮。
就算笔法差点,只要结构好,字就差不到哪去。
结构不好,笔法再标准,这字也是失败的。
字的结构一直在变的原因就是,每个人的审美都不一样,所以每个人写出的结构也就不一样。
米芾的审美和王羲之的审美肯定不一样,所以写出的结构也是不一样的。
你死记硬背欧阳询的结构《三十六法》,套在欧阳询身上还行。
套在王羲之和米芾身上很多理论就不适用了。
但是书法结构肯定不是乱写的,肯定有它的底层逻辑在里面。
结构的底层逻辑肯定也是审美的底层逻辑。
结构的底层逻辑就是虞世南在《笔髓论》里说的一句话,
懂了结构的底层逻辑,你去看米芾的字的结构就能看懂了。去看王羲之的字的结构也能看懂了。
再也不用去背什么三十六法了,什么六十四结构了。
弄懂了结构的底层逻辑,书法创作都不再是什么难事了。
书法结构就是制造“矛盾”呗。
一边写密了,另一边就要写疏。有开的部分,就得有合的部分……等等。
结束语:
表面的东西都是眼花缭乱的,底层逻辑都是简单实用的。
我们写不出好的书法作品,
很大原因就是我们没弄懂古人书法的底层逻辑。
只是一味的模仿,所以只能跟随,要想超越只能望尘莫及。
学书法也需要有刨根问底的求学精神,弄懂底层逻辑才能学好。
只知其然,不知所以然,一知半解的模仿,是学不好书法的。
原创作者:墨虫
标签: